抽空摸个鱼,简单的记录一下流水账。
声明:因本人拍照水平有限,下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删除。

知道NAS的概念其实不算晚,但这东西之前毕竟太贵,还太小众,所以我第一次弄自己的NAS已经好像是2015年左右了(竟然没找到当时的购买记录)。

猫盘.png

应该是矿场倒闭,市面上流通很多矿渣,我也就跟风入了一台。(忘记了一共买了2台还是3台小猫盘,没找到第一台的购买记录)
用的是X3P系统,那时候还不是太懂,这小猫的性能也不太行,网口可能还是百兆的,买了块二手拆机笔记本2.5寸硬盘;主要也就局域网内备份点数据。

猫盘.jpg

然后随着倒闭的矿场越来越多,矿渣的选择也越来越多,然后就又入了2台我家云。

我家云.png

我家云用的是OMV的系统,版本好像是5,这机型的优点是支持3.5寸机械硬盘,所以对比小猫更实用一点;缺点也很明显,散热不好,我这2台我家云中有一台掉盘频繁,后面自己改装了散热后稍微稳定了一点。

我家云1.png

再然后就开始了DIY的旅程;当然,那个时候的系统选择也只有黑裙合适了,至于型号主要集中在二个:
DS3617 机型用的系统版本 6.1.7;DS918机型用的系统版本6.2。

DS36171.png

暴风黑群.png

组了二台,刚好3617和918各一台;3617用的是七彩虹的J1900的板子,不知道是主板还是内存有问题,系统总是不太稳定,隔几个月就会进不了系统,需要重新做引导重新配置;后来换了新硬盘,安装Win7系统,总在系统安装过程中蓝屏。所以这台机器后来就被抛弃了。

剩下的一台暴风机箱的小主机做个日常数据备份还是足够的,用的1U的电源加散热风扇的震动和噪音还是蛮大的,就想着再弄一台日常使用。
之前想体验一下黑苹果系统,入手了一台联想的M73小主机,装完苹果的MacOS后用不习惯,软件生态也不丰富(可能是我不会玩),所以干脆换了块固态硬盘装了黑群DS920的系统。

联想M73.png

这台机器加黑群的系统,除了硬盘小点、单硬盘有点不安全外,性能足够、运行稳定,所以一直用到了现在。

再然后飞牛系统横空出世,又想尝鲜,于是又折腾了一台小主机用来体验飞牛。
这次用的是升腾的C92,J1800加4G内存,上了512G的MSTAT硬盘。

升腾C92.jpg

这个CPU玩虚拟机有点吃力,所以没必要上大内存,4G也是够用;而当前也把日常使用的大部分Docker都部署在了这台机器上。

以上这些虽然日常使用没什么大问题,但毕竟是二手组装,总担心稳定性,是以不敢存放太多重要的资料;随着数据存储需求的进一步提高,终于在2025年618过后2个月,用国补资格入手了绿联DH4300Plus;外加一块希捷4T的NAS红盘(这个买的有点后悔,温度明显要比西数高)、一块西数4T的紫盘;又拆了之前暴风黑群上2块硬盘,勉强算是入了第一台正版NAS。

DH4300.jpg

目前也就集齐了黑群、飞牛、绿联三套系统;从系统成熟度来说,群晖最好,插件最丰富;飞牛和绿联的系统总体上感觉差不多,更偏向于家用,侧重照片的备份和影视库方面。
绿联的内网穿透比飞牛好(飞牛毕竟是免费系统,不充值的话2Mbps带宽其实已经很良心了),绿联Docker可以直接从外网访问,不需要做端口映射,这个比较方便。

好了,就先记到这里,毕竟还有工作要忙。